中新網上海8月25日電 (記者 陳靜)新學期開學在即,上海市教委25日披露了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的多項舉措,將著力增強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更好服務學生差異化教育需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上海將分類控制作業總量,確保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家庭書面作業,小學三至五年級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鐘,初中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90分鐘。教師要指導小學生在校內完成書面作業,初中生在校內完成大部分書面作業,做到“小學書面作業不出校門、初中疑難作業不帶回家”。
校內課后服務是一項解決百姓民眾“急難愁盼”問題的民心工程。上海長寧區教育局局長熊秋菊接受采訪時表示,將把作業設計納入教研體系,組織全區骨干教師參與作業研究,系統設計符合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體現素質教育導向的基礎性作業,開發多種形式、多層難度的學科作業、跨學科作業和社會實踐作業。
上海市教委要求,學校要對完成基礎作業有困難的學生開展個別化輔導,并依托信息化手段構建作業和學習資源推送機制。上海還將推動各校建立作業公示制度(公示作業平均完成時間和作業內容構成),并加強督導檢查。各區要出臺學校作業管理監測辦法,將作業管理情況納入學校績效考核范圍。
上海將在“空中課堂”面向初二初三年級學生,遴選優秀教師,結合相關學科單元教學重難點問題,制作重難點名師精講課。
新學期,上海將堅持“學生愿留盡留全覆蓋、工作日全覆蓋”原則,義務教育課后服務將推行“5+2”模式,即每周5個工作日,每天至少2小時,結束時間與當地正常下班時間相銜接。學校對有特殊需要的學生,應提供延時托管服務。初中學校可以根據學生需要和學校實際,探索在工作日晚上開設自習班。
學校要利用課后服務時間指導學生認真完成作業,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補差補缺輔導和答疑,為初中學有余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
新學期,上海將通過促進優秀教師有序流動,實施學區、集團捆綁式考核評價和聯合教研等多項舉措,為緊密型學區集團建設提供有力保障。記者采訪靜安區和田路小學時了解到,該校將積極探索形成資源共享機制:引入優質專業資源,建立創造教育人力資源庫;成立設計師、藝術家、科學家聯盟,以購買服務、資源互換、優勢共享的方式提供專業支持。
據悉,新學期,在已有試點基礎上,上海將在全市中小學重點年級推行全員導師制。初中階段學校覆蓋所有年級。
中小學全員導師制是中小學校全體教師按照一定機制與每一個學生匹配,通過導師與學生建立良師益友的師生關系、與家長建立協同合作的家校關系,對學生進行全面發展指導和開展有效家校溝通,促進每一個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的基礎教育現代學校治理制度。
上海市嘉定區迎園中學校長張莉琴當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導師的另一項職責是要做好與所指導學生家長的“家校溝通”,建立陪伴支持、真誠互動、協同合作的家校關系,開展科學、有效的家校溝通和家庭教育指導。張莉琴直言:“緩解家長的焦慮情緒,需要我們主動作為。”(完)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