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12月2日訊(通訊員邱緯 雷云 曹劍風 )“白云村的環境一點不比城里差,垃圾入桶、廁所水沖,白天有保潔、晚上有路燈。我們的生活環境越來越好,日子越過越舒心。”
眼前這個精神矍鑠的老人名叫劉城圩,今年89歲高齡了。曾經是一位抗美援朝志愿軍老兵。1966年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1970年擔任白云村支書,直到1997年退休。盡管退休多年,但村里的大小事務,沒少讓他操心,他見證了村莊的歲月變遷,其中村莊變美變靚讓他欣喜不已。
“以前雨天出門一身泥,晚上路上沒有燈,上的是又臟又臭茅廁,村子環境又亂又差……”說起近年來白云村的變化,老人感慨萬千:“白云村變得這么好,要感謝黨和政府,要感謝美麗鄉村建設。
2014年,白云村成為桂陽首批新農村建設示范村,通過打擂臺比武,獲得財政500萬元獎勵資金,實施美麗鄉村建設。先后興修了環村馬路、游園涼亭,實施了改水改廁和綠亮美“三化”工程,基礎設施條件和人居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政府幫我們修路建房,我們要把村莊打掃干凈。”當村莊硬件設施完善之后,如何保持白云村生態友好,環境整潔,遠離“臟、亂、差”,成為擺在村組干部和村民面前的現實問題。
從2015年開始,白云村采取“鎮指導、村實施、干部聯動、群眾參與”的方式,由村兩委班子成員帶頭,組織黨員干部和村民群眾持續開展村莊人居環境集中整治。
白云村人口多,面積大,村里僅有一名保潔員,忙不過來,劉城圩自告奮勇,擔任村里的環保志愿者,義務打掃衛生。
在老支書的影響帶動下,村里的老人紛紛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他們并沒有統一時間或統一行動,而是隨時隨地,只要看見垃圾便及時清除。只要看見不文明的行為便善意勸阻。漸漸的,白云村家家戶戶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每個人都自覺維護村莊的環境衛生。
劉城圩還踴躍參加義務植樹活動,在房前屋后和村道兩旁栽種月桂和香樟,常為小樹澆水剪枝,為綠化家鄉盡綿薄之力。
12月初,桂陽縣古郡志愿者協會負責人到訪劉城圩家中探望。劉城圩說自己作為一名老黨員,身體還硬朗,只要活在世上一天,就要為村里的環境整治做一天貢獻……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