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資源交易活動的蓬勃發展離不開高效的監管手段
2022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13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嚴格執行招標投標法規制度進一步規范招標投標主體行為的若干意見》(發改法規規〔2022〕1117號)。其中明確提到:進一步落實監督管理職責,健全監管機制、加大監管力度、健全信用體系。
面對公共資源交易領域信息共享不及時、監管手段有限等問題,襄陽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主動探索調研,通過鏈接襄陽各分散的行政監督部門、各市級公共資源交易電子行政監督系統,聯合新點軟件,打造全市統一,終端覆蓋市、縣(區)的公共資源交易電子行政監督平臺。以簡化監督環節、轉變監督方式、強化監督質效為目標,進一步維護襄陽公共資源交易市場秩序,為凈化市場環境注入一劑“強心針”。
資源整合 打造實時精準監管模式
公共資源交易具有交易項目多、參與主體雜、金額高等特點,襄陽以系統深度融合、數據互通共享為導向,對各類交易項目的流程、時限合規性進行監督預警,圍繞招、投、開、評、定及合同簽訂六大環節,智能配置監察要點,解決事中監察難題。對接投資在線審批平臺,推動交易項目“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的聯動監管,形成交易主體自律、政府監管、社會監督的有機統一。同時,推動投訴受理、處理、發布、申訴各環節“線上走”,搭建“雙隨機、一公開”在線通道,實現交易全環節實時動態監控、數據全程留痕,不斷增強交易監管精準性。
在監管平臺的基礎上,搭建信用平臺,與信用襄陽、信用中國、企查查等系統對接,獲取行政處罰信息,科學制定信用評分,強化投標人等交易主體的監督管理,打造“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信用懲戒大格局,全力守好公共資源交易的“廉潔大門”。
數據挖掘 筑起交易信息安全防線
隨著交易環境持續凈化,更多新技術在襄陽公共資源交易領域應運而生。以大數據分析能力為引領,襄陽不斷深化創新技術手段應用,全面提升平臺的信息化監管能力,讓清廉之氣在公共資源交易領域蔚然成風。
一方面,打造數字中樞,夯實平臺監管數據根基,統一數據標準,加快交易數據資產化,為交易項目、主體描繪精準畫像,輔助監督部門科學決策。另一方面,重點開發串通投標預警分析模型,挖掘主體關系、關鍵指標、投標價格之間的隱含關系,一旦發現三者間關系超過一定預警值,模型將自動識別及預警圍標串標、弄虛作假等違法違規行為,打破傳統“被動式監管”窘境。
集眾智、合眾力,以“有解思維”破解交易監管難題,推進營商環境優化和信息化建設“兩翼齊飛”。下一步,在襄陽市公共資源交易電子行政監督平臺的基礎上,新點軟件也將持續深化數字技術,賦能襄陽市實現公共資源交易市縣一體化、管理標準化和監督常態化運行,助力打造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的“襄陽品牌”。
【延伸閱讀】
新點公共資源交易電子監管系統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先進技術為支撐,對公共資源交易活動進行在線監測分析,通過打造多維度預警模型,實施精準靶向監管;聯通行政監督部門、紀委監委、審計部門實現監管全覆蓋;暢通社會監督渠道,強化信用監管,打造集協同、信用、智慧為一體的監管新場景,保障交易過程可溯可查、異常行為提前預警。
搭載【負面清單檢測】能力,基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實現招標文件的自動化、智能化“在線檢”,大幅節省文件審核的人力成本,清理招投標過程中各類不合理限制和壁壘。同時持續吸納全國范圍內的負面樣本進行學習、分析,提升檢測范圍與精確度,通過升級迭代適應新環境、新挑戰,提升監管質效、為公平公正開展工程項目招投標工作保駕護航。
平臺亮點
·控全局——監管范圍全覆蓋,全面監管交易過程人、事、物
·防風險——建立科學預警機制,精準防控交易風險
·嚴執法——整合行政執法資源,提升執法查處效能
·優信用——打造信用監管,構建聯合懲戒一張網
·凝合力——暢通協同監管通道,強化部門協同配合
五位一體,助力打破信息孤島,凈化交易環境,推動形成“一處發現、多方聯動、協同監管”格局,實現監管模式新跨越。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 作為新型零售業態之一 即時零售近年來正成為撬動消費增長不可忽視的新動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體驗性 農業旅游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家樂
- 脫發年輕化帶來了市場擴增 各大廠商通過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訴數量呈上升趨勢 預制菜是花高價吃料理包嗎?
- 在國民支出中占比將達46% 服務型消費快速地迭代發展持續煥發生命力
- 成了資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業都在積極跨界布局咖啡賽道
- 新增超千家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國慶期間預制菜整體銷量較去年大為增加
- 值得借鑒和共享 上海、重慶出境游業務有助于國內旅游業進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經濟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費有了新特色和新亮點
- 前八月虧數千萬九月扭虧為盈 車市的“金九銀十”要來了嗎?
頭條
- 有力有序有效推進各項重點工作 中國碳達峰碳中和取得顯著成效
- 增速較前8個月略降 我國進出口仍有信心克服國外市場壓力安全承受能力不會脫離
- 相關案件糾紛類型越來越多樣 最高法再次點題新業態知識產權保護
- 30多項改革復制推廣到全國 中關村科技創新的活力進一步被釋放
- 企業在變局中開新局 中國奏響了一曲昂揚的雙循環“進行曲”
- 東航新增國際航班數翻倍 國際航線業務也呈現出“回暖”的趨勢
- 我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步伐不斷加快 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大幅提升
- 競爭力和普惠性明顯提升 前三季度六大行人民幣貸款增量創歷史同期新高
- 劃好“責任田”制定安全生產“責權清單” 筑牢安全生產防線切不可麻痹大意
- 連續五個月保持在榮枯線以上 倉儲行業整體保持平穩向好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