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以來,銀行間拆借利率開始從低位逐漸攀升,截止目前已升至2.13%的相對高位。央行近期在公開市場中逐漸回籠市場資金,雖然仍將以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為政策目標,但隨著疫情對經濟面沖擊逐漸減少,基本面形勢轉好,后續超預期貨幣寬松可能難以出現,貨幣政策中短期內邊際收緊,債券利率整體上行。在經濟增長保持韌性,降準降息短期難以實現的情況下,國債期貨近期可能繼續承壓調整。
一、經濟繼續回暖,形勢逐漸轉好
5月重要經濟數據基本公布完畢,其中制造業和服務業PM表現堅韌,站穩50榮枯線上,
而在海外各國受疫情影響,外需疲軟的背景下,5月出口同比仍然錄得正增長,遠好于市場預期。上周公布5月固定資產投資等數據,1-5月固定資產投資繼續保持V型修復態勢,同比負增長6.3%,遠好于前值-10.3%,不過增長水平略不及預期。具體而言,基礎建設投資和電力、熱力、燃起等生產和供應恢復速度最快,為整體貢降幅收斂作出重要貢獻,說明新增專項債發行后,基建投資表現強勁,而6月開始迎來抗疫特別國債的發行,我們繼續看好基建投資對穩經濟將發揮重要作用。
另外,全國各工業企業復工復產效果顯著,5月工業增加值繼續保持正增長,但水平仍不及疫情前的平均,當前消費修復速度不及產品供給,因此工業增加值會受制于消費。不過隨著消費水平的逐漸回升,預期工業增加值再上一個臺階。就消費需求而言,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8%,遠好于前值-7.5%,不過恢復情況遜于預期。全年來看,1-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同比增長-13.5%,前值-16.2%,其負增長的收斂速度慢于投資水平。上周國務院會議上指出,要加快降費政策落地見效為市場主體減負,在宏觀調控思路繼續保持之下,消費水平或繼續向上修復。
在全球持續受疫情影響的背景下,雖然我國仍面臨經濟下行的較大壓力,但經濟形勢正逐漸變好,整體恢復能力領先其他發達國家,后續經濟增長繼續預期向好,債市或面臨較大壓力。
二、超量寬松預期落空,貨幣政策或重回常態化
上周一央行對本月將到期的MLF進行一次性續作,從量和價兩方面來看,均遠不及市場預期,6月將有7400億元MLF到期,然而央行僅續作2000億元,且并未下調中標利率,令市場對進一步寬松的預期破滅。央行繼續貫徹前期結構性降息路徑“OMO-MLF-LPR”,本月LPR繼續維持前期水平。事實上,央行在5月以來的公開市場操作中,通過持續縮量續作,逐漸將市場部分資金回籠。5月中旬后隔夜shibor觸底回升,從5月13日的0.7%的水平回升至當前2.13%的高位,中長期借貸便利同樣大幅爬升。
上周在陸家嘴召開金融會議,劉鶴繼續對貨幣政策定調穩健且要靈活適度,但同樣表態經濟基本面形勢逐漸向好,貨幣政策還要堅持總量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而銀保監會主席繼續重申央行后續不會搞大水漫灌,更不會搞赤字貨幣化和負利率,且要珍惜常規狀態的貨幣政策。顯而易見,當下中國受疫情沖擊的影響越來越小,央行的寬松力度也在適時轉向疫情前的常態化水平,因此后續超預期的寬松政策可能難以出現。最后,易綱表態貨幣政策預計將帶動全年的新增社融和新增人民幣貸款分別達到30萬億和20萬億的水平,就今年上半年社融和人民幣貸款的增速而言,要達到該水平,則需其均保持在目前的相對高位。
因此中長期來看,保持當前信貸規模和市場流動性充裕的政策思路不變,后續視經濟增長情況階段性降準降息仍有可能,但就目前而言,貨幣政策較前期收斂的預期繼續兌現,國債利率低位抬升,國債期貨短期內或保持承壓下行。
作者簡介:胡辛欣,長江期貨策略研究員,經濟學碩士。側重于通過構建基本面模型來把握趨勢及套利機會,而用技術分析及程序化交易系統捕捉交易時機;在和訊期貨、文華財經等網站發表評論及實戰策略數篇。
關鍵詞: 貨幣政策最新研究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頭條
- 裸票價格創近5年來最低 中秋國內航線機票價格降至洼地
- 中國經濟增速仍保持較強動力 在全球進出口版圖中的地位將進一步的提升
- 油價顯著下跌無疑對依賴原油出口的產油國不利 產油國釋放明確穩定意圖
- 對標“國字號”你追我趕 中國電子商務成為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關鍵動力
- 續兩年邁過80分門檻 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整體步入良好階段
- RCEP生效實施為地區和世界經濟注入新動能 為中國企業迎來了高質量發展的新機遇
- 眾多企業技術產品“上新” 元宇宙為觀眾帶來了身臨其境的體驗感
- 實施19項接續政策形成組合效應 四部門加力鞏固經濟恢復發展基礎
- 12個行業PMI回升 8月制造業五大分類指數一平三升一降
- 服貿會“朋友圈”不斷擴大 中國市場規模非常巨大國際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