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嘉興12月18日電 (張雨滴)撒網、捕撈、收網、分揀、裝筐……12月18日一早,在“魚米之鄉”杭嘉湖平原上,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王江涇鎮梅家蕩青魚養殖基地,只見十幾名穿著連體膠皮褲的捕魚師傅拉開一張大網,在吆喝聲中不停拉動手中的網繩。
青魚,是中國淡水養殖的“四大家魚”之首,背青腹白,個大肉厚,多生長于南方的“江湖”間,喜食螺螄肉,故在民間又被叫做“螺螄青”。每年冬季,作為“中國青魚之鄉”的王江涇鎮就迎來了忙碌而喜悅的青魚豐收季。
南方有那么多的“江湖”,為何王江涇鎮能成為“青魚之鄉”,還助推青魚“游”向全國各地?
【資料圖】
作為運河水鎮,王江涇鎮水域資源豐富,有嘉興市最大的淡水湖泊——梅家蕩,是古太湖遺存的一個印跡,境內河流縱橫交錯,湖蕩星羅棋布,盛產青魚愛吃的螺、蜆,因此,發展青魚養殖業得天獨厚。
冬至前后,王江涇鎮的青魚養殖基地都會上演壯觀的“巨網捕魚”。隨著漁民的一聲“起魚了!”漁網收攏的瞬間,鮮活肥美的群魚紛紛躍出水面,人們歡聲笑語“慶漁年”。
“這一網可以捕獲8萬斤左右青魚,今年共養殖了1000余畝的青魚,將賣到江浙滬各大城市的水產批發市場。”嘉興市誠興水產養殖服務公司總經理俞來興說。
俞來興介紹,一條成熟的青魚來之不易,從手指大小的魚苗開始成長,需要養殖3年才可以捕撈。捕撈季將一直持續到春節,隨著新年的臨近,市場需求增加,青魚的銷售也將迎來高峰。
在老底子嘉興人的記憶中,寓意“年年有余”的青魚干一直都是春節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
入冬后日照充足,是腌曬青魚干的好時節,備受市民青睞的年貨“青魚干”正如火如荼地制作著。在捕撈的青魚中,有25%會經過腌制、壓制、晾曬等工序加工成青魚干,銷往全國各地。
“從魚塘里捕撈上來后,首先要在凈化水道里放養一天一夜,排出體內雜物,減少魚腥味。魚用鹽進行涂抹后,需腌制4至5天,再對魚進行清洗,最后將魚晾曬一周左右才算制成。”俞來興說。
俞來興表示,青魚曬干后,就開始流水線包裝,將青魚干進行整條或切塊真空包裝進行銷售。
在銷售渠道上,青魚產品是線下、線上一起發力。除了傳統的大型超市和門店銷售外,近年來當地還采取網絡銷售、直播銷售等模式,助力青魚“游出去”。
“王江涇鎮每年通過各種渠道銷售青魚干20萬條左右。”王江涇鎮相關負責人說,接下來,王江涇鎮將進一步推動魚產品深加工,延長漁業產業鏈,在提升產品附加值的同時,再拓寬銷售渠道。
據了解,這份從魚塘到餐桌的便捷,得益于王江涇鎮青魚產業的發展。當地現已有“梅家蕩”“嘉荷池青”“天然蕩”等多個品牌,形成了“原種保護——良種繁育——標準化養殖——產業化加工銷售——休閑漁業”全產業鏈條。
青魚從王江涇的魚塘“游出去”,青魚干被端上了更多家庭的餐桌,“梅家蕩畔青魚香”成為這片古太湖遺存的今生寫照。(完)
(責編:王震、陳鍵)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 作為新型零售業態之一 即時零售近年來正成為撬動消費增長不可忽視的新動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體驗性 農業旅游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家樂
- 脫發年輕化帶來了市場擴增 各大廠商通過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訴數量呈上升趨勢 預制菜是花高價吃料理包嗎?
- 在國民支出中占比將達46% 服務型消費快速地迭代發展持續煥發生命力
- 成了資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業都在積極跨界布局咖啡賽道
- 新增超千家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國慶期間預制菜整體銷量較去年大為增加
- 值得借鑒和共享 上海、重慶出境游業務有助于國內旅游業進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經濟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費有了新特色和新亮點
- 前八月虧數千萬九月扭虧為盈 車市的“金九銀十”要來了嗎?
頭條
- 十五連勝!長十一火箭成功發射試驗二十一號衛星-天天視訊
- 世界熱文:【國際微訪談】英國學者:無論是經濟發展還是保護民眾生命 中國都比西方做得更加成功
- 焦點快看:各地車站優化服務 保障旅客元旦出行
- 新疆首座抽水蓄能電站首臺機組定子成功吊裝|世界熱門
- 國際創科高峰會在香港舉行
- 采取多種措施 全力保障120生命通道高效暢通
- 進博會各展臺上各種直播設備林立 直播成為越來越多外商的選擇
- 在整體上保持了政策的延續性和穩定性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繼續實行配額免費分配
- 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 虛擬現實產業正邁入以產品升級和融合應用為主線的戰略窗口期
- 很多具體制度安排含金量高短期可見成效 有利于解決個體工商戶“急難愁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