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滿目瘡痍的錫礦山,如今重披綠裝煥新顏。任平 攝
紅網時刻新聞12月25日訊(通訊員 朱俊峰 劉毅斌)今年以來,冷水江市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闖、創、干”的精氣神,繪就了“碧波資江水,白鷺飛艇共舞”的唯美畫卷;還原了“漫山螢火蟲,繁星閃爍夜空”的兒時情景;演繹了“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的生動實踐。
12月8日,婁底生態治理光伏項目成功并網發電,成為全國首批大型風光基地項目中第一個并網發電的項目。該項目以婁底“重金屬污染區、石漠化區、采礦塌陷區”為載體,運用“光伏開發+生態治理+儲能”模式,打造生態綠色清潔能源基地。項目建成投產后,將對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示范項目,推動世界銻都錫礦山等生態治理重點區域綠色轉型,起到先行示范作用。
【資料圖】
大唐華銀婁底基地冷水江項目部負責人羅佳說道:“大唐華銀婁底生態治理光伏基地項目是落實國家雙碳目標的,示范項目,項目建成后每年可提供清潔電力超10億千瓦時,節約標煤超3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80萬噸。”
放眼錫礦山,光伏發電只是生態治理工作中的典型成果之一。盛夏時節,來到錫礦山生態修復基地玫瑰愛琴海,178畝月季花沿著山坡競相怒放,綿延數里。連片的月季宛如一條繽紛奪目的“花被”鋪在山上。游人陶醉花香,流連忘返。
游客陳女士說道:“以前經常從這里路過,然后就是光禿禿的,全部是石頭,看不到綠色的東西,現在你看嘛,山坡都長滿了鮮花,好漂亮,我們都是特意來玩的,我們昨天玩了今天又來了。”
近年來,冷水江市以世界銻都錫礦山為主戰場,銻煤礦區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被國家自然資源部納入中國生態修復典型案例,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大會上推介;生態復綠的同時,深度挖掘錫礦山紅色工礦文化和生態資源,加快建設錫礦山地質文化公園,打造了錫礦山精品旅游線路,實現了一場“綠色崛起”的美麗“蝶變”。
錫礦山街道七里江居委會居民段經騰說道:“我們這里現在搞這個環境治理,那邊那個玫瑰愛琴海還有石林還有很多很多的地方,非常非常漂亮,我非常歡迎大家,到我們七里江來欣賞一下我們這里的好山好水好風光。”
生態治理中,有礦區變景區的美麗蝶變,也有垃圾科學填埋的生動實踐。12月11日,隨著挖掘機入場作業,曾家沖衛生填埋場提質改造項目正式啟動。在市委書記任第一組長,市長任組長的整改工作領導小組領導下,通過提升應急處理能力、規范庫區填埋作業、修復截洪溝、完善雨污分流系統等措施,曾家沖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漏液產生量明顯減少,有效化解了溢流直排風險。
冷水江市垃圾處理中心主任李文杰說道:“下一步我們將全力以赴加快項目推進,爭取在明年8月底之前完成全部項目建設,全面完成整改銷號工作,實現污染消除,生態修復、群眾滿意的既定目標。”
2022年,冷水江市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積極推進攻堅行動、“三大”行動及污染減排等重點工作。1-11月,城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0.7 %,同比提升2.1個百分點,6-8月,該市連續3個月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優良率改善排名全省第5位;資江冷水江段水質全域達到Ⅱ類標準,入選“湖南省最美河流”,球溪、周頭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水質穩定達標;土壤環境質量保持穩定,污染面積逐步減少。現在的冷水江,脫下了“滿身灰”,披上了“生態綠”,一幅天藍水碧的生態文明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婁底市生態環境局冷水江分局黨組成員梁漢青說道:“2023年我們將以實現污染防治為總抓手,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寬廣度,以更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全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冷水江。”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 作為新型零售業態之一 即時零售近年來正成為撬動消費增長不可忽視的新動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體驗性 農業旅游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家樂
- 脫發年輕化帶來了市場擴增 各大廠商通過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訴數量呈上升趨勢 預制菜是花高價吃料理包嗎?
- 在國民支出中占比將達46% 服務型消費快速地迭代發展持續煥發生命力
- 成了資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業都在積極跨界布局咖啡賽道
- 新增超千家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國慶期間預制菜整體銷量較去年大為增加
- 值得借鑒和共享 上海、重慶出境游業務有助于國內旅游業進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經濟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費有了新特色和新亮點
- 前八月虧數千萬九月扭虧為盈 車市的“金九銀十”要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