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院內專家大會診。
例行查房。
紅網時刻記者 譚倩 衡陽報道
近日,一名新冠病毒感染“白肺”的女性病患經過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近3個月的竭力救治,終于闖過“生死險關”,從死亡線上歸來。
時間回到2022年12月23日,49歲的鄒女士最初因發熱、胸悶和氣促被確診為新冠病毒感染,重癥肺炎。在當地醫院接受了抗病毒和抗炎等治療后,她的病情仍然沒有得到明顯改善,因此被轉到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EICU接受進一步的治療。
鄒女士既往有糖尿病病史,入院時她的雙肺已變成“白肺”,發生呼吸衰竭,病情相當危急。在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她立即接受包括無創呼吸支持、抗炎、免疫調節和俯臥位通氣等綜合治療。然而,炎癥的進展并沒有得到控制,復查肺部CT顯示她的雙肺病灶彌漫性進展,進一步加重。由于她的呼吸窘迫和缺氧情況不斷惡化,很快就會危及生命。于是,經與病患家屬的充分溝通討論之后,2023年 1月9日,南華附一急診ECMO團隊為鄒女士行了床旁清醒VV-ECMO治療,上機后患者氧合迅速改善,呼吸困難和胸悶的感覺明顯緩解,鄒女士表示:“這輩子沒這么舒服過”。
為全力救治鄒女士,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弘揚生命至上的理念,召集了院內和市內專家會診,并多次邀請北京中日友好醫院、湘雅二醫院和北京協和醫院的專家進行線上會診指導。盡管在ECMO救治過程中,鄒女士經歷了出血、血栓、溶血、感染、管道移位等多種并發癥,但醫護人員不言放棄,始終堅持。經過55天的堅守,鄒女士終于成功脫離ECMO,從死亡線上被拉了回來。目前,鄒女士正在接受進一步治療和康復。
據悉,這是衡陽市首個長程清醒VV-ECMO的成功案例,一個膜肺堅持55天,標志著南華附一急診ECMO的技術和管理再上新臺階,得到了省內外專家的高度評價。ECMO是一種高級生命支持治療,VV-ECMO通過將患者的血液引流出體外,進行氧合和二氧化碳清除,并將經過氧合的血液重新輸回患者體內,可以替代患者的肺臟功能(“人工肺”),為急危重癥的救治贏得時間,被譽為“生命的橋梁”。
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醫學科成立于1980年,為湖南省臨床重點專科、湖南省醫學會急診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單位、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委員單位、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承研單位。該院急診ECMO團隊每年開展ECMO數量近20例,救治成功率接近50%。多次奔赴各縣區、地級市開展危重癥搶救,得到了同行的一致認可,為老百姓的健康保駕護航。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 作為新型零售業態之一 即時零售近年來正成為撬動消費增長不可忽視的新動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體驗性 農業旅游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家樂
- 脫發年輕化帶來了市場擴增 各大廠商通過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訴數量呈上升趨勢 預制菜是花高價吃料理包嗎?
- 在國民支出中占比將達46% 服務型消費快速地迭代發展持續煥發生命力
- 成了資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業都在積極跨界布局咖啡賽道
- 新增超千家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國慶期間預制菜整體銷量較去年大為增加
- 值得借鑒和共享 上海、重慶出境游業務有助于國內旅游業進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經濟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費有了新特色和新亮點
- 前八月虧數千萬九月扭虧為盈 車市的“金九銀十”要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