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陳奧男 通訊員 呂昆侖 楊娟 整理報道
為改善潭邵高速通行條件,保障滬昆高速公路運輸主動脈的通行能力,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今年2月中旬,省交通運輸廳做出安排,潭邵大修項目婁底至范家山段將于6月底前完工并恢復通車。
【資料圖】
時間緊,任務重。令到即行,全力以赴。
于是,在湖南高速養護工程有限公司潭邵大修項目部,一支充滿青春活力的年輕團隊,面對困難和挑戰,他們甘于奉獻,迎難而上,經受住一次又一次的實戰考驗,用實際行動書寫了無悔的青春。
能打硬仗的“先鋒官”
夏梓杰在工作中。
干過項目的人都知道,項目前期的施工組織、成本測算、編制項目預算,等等,都是有時限要求“硬茬活”。95后的夏梓杰,卻在合約部長崗位上干得游刃有余。
有著6年土木工程工作經驗的他,一直秉承“把小事做好,把小事做專”的工作信念,從設計單位到施工單位,他在交通安全設施、路基等專項工程方面,均有較強專業功底和能力。
自項目部組建至全面開工,他充分利用業務所長,克服各種困難和挑戰,在1個月內,成功完成了8項招采工作、與14家供應商簽訂合同,有力保障了潭邵大修項目建設的順利推進。
身先士卒的“排頭兵”
鄧煒在施工現場測量路面平整度。
被同事稱為“拼命三郎”的鄧煒,是項目部分管機料的負責人,同時他還兼任路面1標施工現場負責人。
項目開工正值雨季,為克服不利影響,緊跟進度計劃,確保施工質量,在確保原材料和機械設備有效供應的前提下,他嚴抓1標施工現場管理,基本是“泡”在工地上,平均每天在現場值守達到12小時以上。
3月底,50多天高強度的連續工作,他持續發高燒3天,當時正處項目施工任務重、時間緊的關口,他不敢耽誤一點點時間,白天帶病堅持工作,晚上抽空去診所輸液,家中即將臨產的妻子,與他近3個月都沒有見面。正是有他敬業無私的堅守,路面1標工程質量穩定可靠,有力保證進度目標和節點目標的完成。
孜孜不倦的“攀登者”
李俊檢查中分帶活動護欄安裝情況。
潭邵大修項目工程技術要求高,施工交叉作業復雜,作為項目建設的核心部門,擔任工程部負責人的李俊重任在肩。
白天,他在施工現場緊跟進度,加強技術指導,綜合協調施工難題,晚上,在辦公室編制工程技術方案、各分項工程的施工計劃及相關整改回復等。李俊每天加班是常態,據宿舍的室友透露,他每晚基本上工作到凌晨2點后才回宿舍,第二天早上又會照常出現在工作崗位上。
在開工前路面調查中,他發現護欄因之前改造造成樁號缺失,存在多段設計與現場不相符,但又面臨即將開工,這項問題亟待解決。李俊與同事一起做全線調查確認,向業主、總監辦匯報情況,妥善研究解決方案,排除了后續施工整改難的問題。
無奮斗,不青春。青春就是用來奮斗的,此時不拼何時拼?在當今逐夢的時代,潭邵大修項目部這些年輕人,用奮斗寫出了最好的答卷。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頭條
- 新華社權威快報丨4月份國民經濟運行延續恢復向好態勢-當前關注
- 第三屆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閉幕_世界觀點
- 【巾幗奮進看三秦】三秦大地鄉村振興的巾幗實踐_全球快消息
- 防治碘缺乏病日|我們現在還需要補碘嗎?了解這6“碘”知識 環球快播
- 世界觀|中東和解大潮下的攪局者 今頭條
- 環球觀熱點:國際銳評丨誰在搞“經濟脅迫”?看看美國的所作所為
- 資訊:數說中亞丨哈薩克斯坦: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內陸國
- 行業復蘇帶來用工需求增長,不少行業崗位急招、大量招、高薪招旅游熱、酒店忙、餐飲旺,服務業求才若渴-每日熱文
- 每日看點!中老鐵路國際旅客列車開行滿月 出入境超13000人次
- 【聽】長者數字工作坊——填補老人的“數字鴻溝”-天天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