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更多全球商品走進中國市場,不僅豐富了中國消費者的購物車,也為各國企業帶來新機遇,促進攜手合作共同發展
近日,在浙江寧波舉行的第三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期間,第三屆寧波“中東歐十大最喜愛消費品”榜單發布,來自中東歐地區的玫瑰水、葡萄酒、速溶咖啡、乳香咀嚼片等產品入選榜單。通過博覽會這個大舞臺,越來越多特色進口商品得以展示,并走進國內消費者的日常生活。
早些年,人們想購買進口商品都要遠涉重洋,進口水果生鮮更是不易獲得,品種也沒有現在豐富。而如今,吃的、穿的、用的,消費者足不出戶就可“買全球”。這得益于中國不斷擴大開放的務實舉措。
開放市場,擴大進口準入。隨著我國與更多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開展海關檢驗檢疫國際合作,更多食品、農產品獲批進口,進一步降低了進口產品的成本。
互聯互通,助力進口提速。通關便利化等措施進一步提高了進口貨物的流轉效率,提升了進口的便利化水平。比如,中老鐵路開通后,泰國商品進入中國的時間大大縮短,過去海運需要約7天、公路運輸需要約5天,而如今只需3天,運輸途中損耗率也顯著降低。
搭建平臺,促進供需對接。連續14年位居世界第二大進口市場,中國消費市場容量大、層次多、后勁足,有巨大潛力,中國與全球共享超大規模市場機遇。無論是進博會、消博會,還是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中國積極發揮進口展會平臺作用,為全球客商創造與中國消費者直接見面的機會,幫助他們在中國市場打響知名度,也讓國內消費者對全球優質消費品有了更多認識。
開放為進口提速增效打開了大門,更加暢通的國內大循環則為全球商品架設了一條飛往百姓家的高速通道。物流網絡不斷完善,冷藏技術不斷精進,電商渠道不斷下沉,更加健全高效的現代流通體系和商業網絡讓進口商品在短時間能夠快速觸達大江南北,激發新市場需求。而中國消費大市場的商機也讓眾多跨國企業為之振奮,不斷創新供給,以滿足中國市場消費升級的潛力,從而在全球范圍內推動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高水平動態平衡。
開放中國涌動著勃勃生機,必將以自身發展為世界創造更多新機遇。乘著擴大開放的暖流,搭著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快車,更多全球商品走進中國市場,不僅豐富了中國消費者的購物車,也為各國企業帶來新機遇,促進攜手合作共同發展。
《 人民日報 》( 2023年05月24日 19 版)(責編:楊光宇、牛鏞)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頭條
- 領獎展示五星紅旗,他說:我怕臺灣人忘記回家的路_天天快訊
- 依山傍水中 邂逅現實版《大魚海棠》 環球微動態
- 全球通訊!專網開通、經費“過河”、團隊攜手——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合作向縱深推進
- 熱文:總臺海峽時評丨涉臺提案再被拒,挑戰一個中國原則必然失敗!
- 【萬人說新疆】新疆小伙用原生態音樂為家鄉代言-全球新動態
- 美聯儲:高通脹侵蝕美國家庭財務安全感 越來越多民眾入不敷出-全球熱推薦
- 世界要聞:聯合國前官員刊文:美國“沉迷于戰爭”導致債務危機
- 視評線丨造謠一張嘴,翻臉如翻書!美國就是這樣搞外交的?
- 世界觀|極端暴力在這里竟如此“隨意”
- 華春瑩連發5帖質問:如中國是“威脅”,對主權國家發動戰爭的G7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