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 (通訊員 黃祥國 吳敏)2月22日,湖北省科技廳“科惠行動?光谷科創大走廊”潛江技術需求懇談會在線上舉行。針對潛江微電子新材料產業重點企業共性技術需求,湖北技術交易所科小惠團隊攜手專家教授線上“把脈就診”,為企業與高校搭建合作橋梁,助力地方產業發展。
“2022年科惠行動·光谷科創大走廊”潛江技術需求線上懇談會
會上,來自新硅科技潛江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楷東介紹,新硅科技是國內出貨量最大的光纖級四氯化硅生產企業之一,產品配套烽火通信、亨通光電、中天科技等眾多光棒上市企業,為進一步發揮提純領域技術優勢,公司啟動了年產14700噸電子半導體材料新項目,作為集成電路核心原材料,對其純度要求極高,目前仍以進口為主,實現完全國產化和自主可控,尤為緊迫。若此次微量金屬離子去除及配套使用工藝技術能開發成功,則可以實現多個電子級產品的高技術指標。受限于公司人手、經驗等,迫切希望能找到成熟技術或科研實力強勁的單位來進行系統研究、合作開發。
晶瑞(湖北)微電子材料有限公司介紹技術需求
來自晶瑞(湖北)微電子材料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謝汪洋提出,隨著集成電路的大尺寸、高精細化,對配套用功能性電子化學品如顯影液的金屬顆粒、陰離子含量、雜質含量、顆粒數量、工藝均勻性、批次穩定性等要求也越來越高,顯影液浸潤性和對光刻膠的溶解性,成為顯影工序中影響集成電路良率的關鍵因素,亟需開發適應性表面活性劑解決該問題,希望與高校院所開展合作,掌握自主可控的知識產權,系統解決技術難點,工藝質量安全、穩定、可靠,可實現大規模工業化生產,形成本地化穩定供應能力。
參加此次活動的江漢大學教授王亮、劉延湘教授表示,此次企業提出的需求具有很強的代表性,不僅僅是單一學科的技術升級,而是需要交叉融合學科的聯合攻關,在工藝原理方面,我們現有的研究成果均可滿足,難點在于還需要其他學科,如機械設計、材料分析等輔助協同,才能徹底攻克產業共性關鍵技術難題,這個過程也是多學科實驗室前沿科技成果中試熟化、應用開發的過程。后期湖北技術交易所科小惠還將與專家一道幫助企業進一步細化需求,集結多領域跨學科技術團隊赴企業生產車間進行實地對接,通過多種方式開展合作。
潛江市科技局副局長劉傳洪表示,近年來潛江聚力打造千億元新材料產業集群,推動武漢城市圈“十大”示范工程之一“光芯屏端網”產業配套基地建設,通過組織企業參加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活動,融入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科技創新實力和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引進轉化高科技成果(技術、項目)達到113項,20多家企業與專家團隊簽訂技術攻關合作協議。潛江市科技局將繼續做好重點項目的政策配套和跟蹤支持,希望吸納更多的高校人才來到潛江,助力潛江重點產業提檔升級。
“科惠行動?光谷科創大走廊”成果轉化對接活動是落實省委、省政府加快推進光谷科創大走廊見勢成效的部署要求,以成果轉化對接活動推動大走廊片區協同發、打造區域創新極核的又一次具體行動。湖北技術交易所科小惠先鋒隊將聯合地市科技管理部門,甄選地區龍頭企業的共性技術需求,帶領省內頂尖專家團隊通過線上線下對接服務,為后期產學研合作打下堅實基礎,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湖北力量。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