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評論員 屈旌
(資料圖片)
2月4日,湖北襄陽四中6000余名師生齊聚校園,舉行春季開學典禮。校長劉明國借熱播劇《狂飆》中演員張頌文的經歷,如含小石頭練卷舌音、跑劇組600多趟被拒絕了600多次等,激勵學生:所謂苦難,不過是化了妝的祝福;所謂成功,不過是厚積薄發。(據2月5日《襄陽日報》)
微博視頻截圖
一部《狂飆》火爆了春節檔,劇中角色更是深入人心,作惡多端的“黑老大”高啟強,因其跌宕起伏的故事,以及展現出的深刻復雜人性,成為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角色之一。很多人因為這個角色,認識了寶藏演員張頌文,知曉了他默默磨煉演技20年,為熱愛而甘于寂寞清貧,終于憑實力獲得認可的經歷。很多在追求夢想中遇到挫折的人,從他的經歷中受到了鼓舞。對于正處在求學關鍵期的中學生而言,這樣執著追夢,不懼挫折,永不放棄的精神,當然值得感佩和學習。
但是,網絡上對于校長的演講,卻有一些“跑偏了”的解讀。有人說,校長講的是張頌文,學生聽的卻是高啟強,然后都輟學去當“古惑仔”了;還有人說,堂堂中學校長,怎么能吹捧“黑社會”?
微博視頻截圖
這種解讀看似正義感滿滿,實則膚淺可笑。但凡多聽幾句劉校長的演講內容,就能明白他講的是演員而不是角色,說的是精神而不是劇情。光看只言片語的表面,就急于開始批判、否定,這種浮躁刻薄的風氣,不正是造成像張頌文這樣默默耕耘的演員長期不被認可、屢屢遭遇挫折的原因之一嗎?
好劇令人上頭,演員刻畫讓人走心,觀眾一時人戲不分,可以理解。但是,因為過于投入劇情,在所有公共討論中,都分不清劇情和現實,分不清演員和角色,就有點“秀智商”了。如果說,一個演員因為刻畫反面人物太真實,太飽滿,就必須跟角色捆綁在一起,個人的勵志經歷就不能被講述,那以后還有誰愿意演反派?
看到這樣的言論,倒讓人覺得,校長用張頌文的經歷作例子,除了激勵學生追求理想外,也是教會學生要活在現實,明辨是非,有基本的理性、常識和判斷能力,不可思維混亂,人云亦云。
微博視頻截圖
也有人說,開學演講,為什么不用歷史豪杰和英雄人物作例子,而要蹭熱播劇的熱度?這并非不可理解。正如同好的戲劇創作不能懸浮于半空一樣,好的教育同樣需要植根于生活。一些歷史名人、英雄人物的事跡,已經在各種演講和課堂上,被反復講述了很多次,道理當然是深刻的,但是也容易有“說教感”,對于當下思維更加活躍,接觸信息更廣的學生來說,用最新的話題和素材,更貼近日常生活的例子,更能產生共鳴,留下深刻印象。
近年來,很多大學、中學校長,都喜歡在演講中用熱門話題、人物當例子。如電影《哪吒》的臺詞“我命由我不由天”,曾被用來鼓勵年輕學子敢于同命運抗爭,向困難挑戰;熱播劇《覺醒年代》曾經出現在多個校長演講中,寄望同學少年樹立遠大理想,與時代同向同行;“秋天第一杯奶茶”“小豬佩奇”“王者榮耀”“C位出道”等網絡流行語,也多次出現在校長演講中。可見,在和學生交流時,放下架子,貼近年輕人,讓演講更活潑,接地氣,也是當下教育的一種風潮。
開學演講也好,畢業致辭也好,校長對全校學生的宣講,其目的都是為了通過語言的感染力,去給予同學們勉勵和啟迪,只要內容是言之有物的,態度是積極進取的,精神是昂揚向上的,怎么說,說什么,有分寸,有效果就好。再熱的潮流也會過去,但道理講得通透,就能給學生更深的思考和更遠的影響。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 作為新型零售業態之一 即時零售近年來正成為撬動消費增長不可忽視的新動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體驗性 農業旅游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家樂
- 脫發年輕化帶來了市場擴增 各大廠商通過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訴數量呈上升趨勢 預制菜是花高價吃料理包嗎?
- 在國民支出中占比將達46% 服務型消費快速地迭代發展持續煥發生命力
- 成了資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業都在積極跨界布局咖啡賽道
- 新增超千家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國慶期間預制菜整體銷量較去年大為增加
- 值得借鑒和共享 上海、重慶出境游業務有助于國內旅游業進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經濟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費有了新特色和新亮點
- 前八月虧數千萬九月扭虧為盈 車市的“金九銀十”要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