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先生的右食指末節已經成功復活 通訊員供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丁新年)“手指開始有點痛了,但我很開心!”看著逐漸恢復的食指,周先生“痛苦的幸福”溢于言表。原來,上個月他不慎被切掉的右食指末節,經過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創傷與顯微骨科醫生的再植和養護,如今已經成功復活。
(相關資料圖)
29歲小伙工廠檢查機器,右手食指末端不慎被絞斷
今年29歲的周先生來自江蘇常州,上個月在黃石工作檢查設備時,不慎被高速運轉的設備齒輪絞斷了右食指末節。“當時完全已經懵了,甚至感受不到疼痛”,回憶起那驚心動魄的瞬間,周先生仍心有余悸。幸好,同行的工友馬上反應過來要幫他保存好斷指,但沒有冰塊怎么辦?機智的同伴立即買了兩根冰棍將斷指悉心“保護”起來。
上午,輾轉了當地兩家醫院,周先生均未能順利進行手術,當地醫院對傷口進行包扎止血后,中午12點周先生被緊急送至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此時距離右食指末節離斷已接近5小時。
極限2小時:末端血管細如絲,精準吻合動靜脈
中南醫院創傷與顯微骨科陶圣祥、胡祥主任團隊接診后,決定立即為周先生行末節斷指再植手術。“一般來說,斷指事故發生后6-8小時以內是再植的黃金時間,該患者的送醫還算及時”,專家表示,患者末節的斷指再植難點在于血管極“細”,末端的血管僅有0.2-0.3㎜,手術過程中需要在高倍顯微鏡下操作,并且保證斷指動靜脈精準吻合通暢供血,極大地考驗醫生的經驗和技術水平。
經過約2小時的手術后,專家團隊使用特殊縫線為周先生將手指動靜脈成功吻合,并重新建立起動靜脈血供。經過術后的精心護理,目前周先生的斷指已成功存活,并將于近期出院。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創傷與顯微骨科主任喻愛喜教授介紹,肢體離斷再植技術在大多數醫院已經比較成熟,但因末節血管非常細,手指末節離斷再植術的難度和精細度要求都會更高。但是手術一旦成功,術后兩周左右便能判定是否成功存活,約兩個月手指功能可以完全恢復。需要提醒的是,手指末節離斷后,以前對其治療和功能往往容易被患者忽視,甚至放棄治療。隨著人們對手功能和外觀的重視程度提高,要求再植的病例越來越多。
近年來,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創傷與顯微骨科在幾代專家的帶領和傳承下,已經擁有較為成熟的末節斷指再植技術,每年大約為近百例手指末節離斷患者成功再植。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創傷與顯微骨科年輕醫生均能獨立完成手指末節斷指的再植手術,并取得成功。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 作為新型零售業態之一 即時零售近年來正成為撬動消費增長不可忽視的新動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體驗性 農業旅游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家樂
- 脫發年輕化帶來了市場擴增 各大廠商通過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訴數量呈上升趨勢 預制菜是花高價吃料理包嗎?
- 在國民支出中占比將達46% 服務型消費快速地迭代發展持續煥發生命力
- 成了資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業都在積極跨界布局咖啡賽道
- 新增超千家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國慶期間預制菜整體銷量較去年大為增加
- 值得借鑒和共享 上海、重慶出境游業務有助于國內旅游業進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經濟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費有了新特色和新亮點
- 前八月虧數千萬九月扭虧為盈 車市的“金九銀十”要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