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央廣網天津6月9日消息(記者韓雨晨)“烈日高照楊柳青,大運河非遺在進行,我把京東大鼓唱啊,是不是唱得很好聽……”近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天津非遺主場活動暨第五屆“運河記憶”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示活動在天津市西青區楊柳青古鎮開幕,活動將持續至6月12日結束。
活動現場(央廣網記者 韓雨晨 攝)
走進楊柳青古鎮,楊柳青木版年畫、西湖綢傘、廬州面塑、濟寧剪紙……來自運河沿線8省市的近百個非遺項目集中亮相,豐富多彩的展覽、展賣、展演活動,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大運河非遺文化保護成果,為游客打造全方位文旅體驗。“這次我們帶來的作品是一幅百米長卷——《大運河》,深入刻畫了運河沿岸名勝古跡、民風民俗及文化遺跡等,為運河文化的多樣化傳承做了重要的實驗性探索。”金壇刻紙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楊兆群向記者介紹道,“這幅作品目前已經被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收藏,并獲得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大運河》作品部分展示(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悠悠運河,生生不息。大運河文化的延續與發展離不開新的表達方式,也離不開對運河非遺當代價值的挖掘。參與此次活動的楊柳青木版年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霍慶順自幼便與楊柳青木版年畫結緣,在幾十年的堅守與傳承中,他深知自身的責任與擔當。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的他,始終將喜歡做年畫作為初心。“這次的活動將大運河沿線的省市都串起來了。8個省市的非遺傳承人來到楊柳青,展示不同地區、不同特色的非遺傳統文化,我感覺很有意義。”霍慶順表示,要讓更多人去了解、認識楊柳青木版年畫,讓更多人喜歡年畫,要大力保護與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才能活起來、傳下去。
據了解,與往屆活動相比,此次活動從內容、規模、形式上都進行了全方位提升和拓展,除開設文化市集,展示各省市非遺展品、美食、文創外,還還原了古代水陸碼頭和倉坊文化的部分實景,將大運河及沿岸風采搬進楊柳青古鎮。“此外,我們還通過打造京津冀風華、齊魯風雅、中州古韻、八皖秀美、姑蘇清雅、余杭煙雨等6個非遺寶藏館,設立多個通關打卡點,開展體驗課程、漢服巡游等,讓游客沉浸式感受運河文化韻味。”西青區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楊萬松說道。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 焦點熱門:天津:百米非遺長卷傳承大運河寶藏文化
- 2020國慶旅游景點推薦_2020國慶旅游景點推薦有什么|當前關注
- 愛心滿滿,湖北交投全力護航高考 每日熱門
- 全州縣召開文化保護傳承發展工作新聞發布會-環球速遞
- 助力農產品“飛”向更大市場,如皋磨頭鎮家庭農場黨建聯盟電商直播基地啟用 世界微速訊
- 打生產日期的打碼機(打碼機怎么使用) 環球速看料
- 焦點報道:第四屆南海汽車美食嘉年華在大瀝開幕
- 全球快看點丨異動快報:弘業期貨(001236)6月8日13點36分觸及漲停板
- 當前快訊:美債野蠻生長 國防開支節節攀升
- LiquidIcons和GérardBasset基金會宣布首屆酒店管理獎學金的獲得者 當前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