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看視頻)
(資料圖片)
央廣網宿遷3月29日消息(記者莊濱濱 實習生顧煬威)日前,在宿遷經濟開發區三棵樹街道佟圩社區的一處西瓜大棚里,十幾名村民圍圈而坐,全國人大代表、宿遷經開區漁樵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姚路路坐在中間,正在給村民們宣貫全國兩會的最新精神。
“從她的宣講中,我了解到很多關于鄉村振興的政策,這激發了我們從事現代農業的熱情,也讓我們老百姓對以后的生活充滿希望。”農民創業園管理者陳禮民聽完笑著說。
首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姚路路從北京回來后,除了要趕往各地給黨員群眾宣講兩會精神,還要忙著在漁樵種植專業合作社栽種管理水芹、紅菱、芡實等水生植物。10多個水塘里,大半種苗被四川等地的客戶預定。在水芹種植塘的另一邊,安置著她養的4000多頭豬,干凈整潔的豬場,幾乎聞不到異味。
2007年,姚路路在表哥的帶動下加入養豬行業,從開始辦豬場、養豬、喂豬,到后來給豬打針、掛水、防疫,一路都是自己摸索過來。
隨著養豬規模越來越大,糞水的排放成了一大難題。2016年,姚路路對養殖場的排污系統進行改造,實現干濕分離和雨污分離。通過深入考察,姚路路認識到,現代養殖業產生的糞肥之所以成為污染環境的元兇,根源就在于種養脫節。“我想能不能找到一種蔬菜,既能通過吸收水體營養,凈化水質,又能一年四季生長,產生種植效益。”順著這個思路,姚路路與江蘇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通過系統選育,野生種質馴化,聯合篩選出“四季水芹金陵一號”蔬菜品種。
2017年,姚路路成立漁樵種植養殖合作社,選擇無土種植水生蔬菜的方式消納利用養殖糞肥,用農業方式解決農業問題,水底養魚,水面種菜,形成“畜禽—菜—魚”生態循環立體種養模式。姚路路舉例介紹,一瓶裝有沒處理過的豬糞水,顏色是烏黑的,但經過水芹生長周期40多天后,烏黑的水變成了清水。“以氨氮來講,水質達到二類水。”
經過調查,姚路路發現,大多數的養殖企業面臨最大的難題,便是廢水的處理,于是她借此契機大力推廣“漁樵模式”。目前,宿遷市漁樵“畜禽一菜一魚”模式已在全國建立100多個推廣點,幫助溫氏、正邦、正大、益客、德康等龍頭企業進行污水處理,并在沭陽、宿豫區、淮安、南京等地成立分公司,推廣面積達2萬余畝,2022年年創產值3000余萬元,帶動就業人員120余名,漁樵合作社被列為省級示范社。
“農村擁有豐富多樣化的生態資源和多產業融合的創業機會。”姚路路認為,鄉村富民產業的發展,首先要立足于本地的資源優勢,打造獨有的地方區域特色。其中就包含要適應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形勢,開拓創造新的產業發展模式。“‘畜禽-菜-魚’模式摒棄傳統的工業化處理方式,在自然水體無土種植水生蔬菜、花卉,資源化利用畜禽糞肥,形成完整的生態循環產業鏈,取得生態、經濟雙豐收。”
未來,姚路路表示,她將在現代農業生態、優質、循環、高效的基礎上融入共享、創意、認養等元素,突出特色,注重品牌打造和宣傳,實現農產品生產加工的發展和行業的高質量發展,真正做到坐享綠水青山,又懷抱金山銀山。
記者離開合作社時,120多畝的水塘一片碧綠,水芹郁郁蔥蔥,放眼望去,一幅“綠色”種養殖業的畫卷正徐徐鋪展。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 作為新型零售業態之一 即時零售近年來正成為撬動消費增長不可忽視的新動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體驗性 農業旅游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家樂
- 脫發年輕化帶來了市場擴增 各大廠商通過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訴數量呈上升趨勢 預制菜是花高價吃料理包嗎?
- 在國民支出中占比將達46% 服務型消費快速地迭代發展持續煥發生命力
- 成了資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業都在積極跨界布局咖啡賽道
- 新增超千家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國慶期間預制菜整體銷量較去年大為增加
- 值得借鑒和共享 上海、重慶出境游業務有助于國內旅游業進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經濟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費有了新特色和新亮點
- 前八月虧數千萬九月扭虧為盈 車市的“金九銀十”要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