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星標,不錯過每一次推送
(相關資料圖)
新冠重癥可能是未確診癌癥的標志?近日,一則發表在《科學報告》雜志的研究引發關注。
感染和呼吸與危重癥醫學專家在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采訪時均表示,這項研究主要是提供了一個研究思路,至于新冠重癥與癌癥之間,目前還不確定是否存在因果關系。
新研究:新冠重癥“可能是未確診癌癥的一項標志”
這項研究試圖確定新冠重癥患者是否更有可能在幾個月后被診斷出患有癌癥。為此,來自法國的聯合研究團隊,比較了41302名因感染新冠病毒接受重癥監護的患者和713670名來自相同地區、年齡、性別且沒有因新冠入院治療的對照組。
結果顯示,因新冠重癥而住院的患者后續被診斷出患有癌癥的風險增加了31%。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他們中有2.2%被診斷出患有癌癥,而對照組的這一比例為1.5%。所患癌癥中,腎癌、結腸癌、肺癌或血液癌的風險更高。
《科學報告》雜志截圖
該研究未證明新冠重癥與癌癥之間存在“因果關系”,但新冠重癥“可能是未確診癌癥的一項標志”,即尚未確診的癌癥患者可能有更高風險因感染新冠病毒而導致重癥。
這一研究是否證明新冠重癥的人更容易患癌?
6月11日,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李侗曾表示,其實此前也有不少報道提及,新冠重癥病例康復后,一些基礎病會有所進展,比如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率會增加,但都無法給出明確的論證依據。
李侗曾稱,這項最新研究指出,因新冠重癥而住院的患者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被診斷出癌癥的風險會高于非危重患者。不過研究也表明,目前還不確定新冠重癥與癌癥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患癌風險增加,背后的影響因素十分復雜,不能簡單將其歸結到一兩個變量上。
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胡洋也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一般來說,癌癥的發生是需要一定時間的。從第一個癌細胞惡變,到長成可檢測到的腫瘤,需要一年甚至更久的時間,不大可能幾個月就長出來了。新冠可能會降低全身免疫力,有可能會使原來潛伏在體內的癌細胞發展速度加快,但新冠重癥和癌癥的相關性,仍待進一步研究和論證。“一直以來,經常有病人說新冠會導致肺部長結節,或者刺激原有結節長大。這種說法也缺乏相應依據。”
談及新冠重癥與癌癥之間的關聯,李侗曾表示,目前多數研究主要是提供思路,不能輕易將問題都歸咎于新冠恢復期的表現或者長新冠的癥狀。
更多健康信息
長按識別二維碼
下載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更多精彩文章:
我國幽門螺桿菌感染率近50%!查出感染到底要不要“殺”?
最新研究發現12種“長新冠”癥狀,“二陽”后這幾件事別著急做!
發熱、咳嗽、刀片嗓……緩解“二陽”癥狀,試試這些調理妙招!
中風前一定要抓住“最后一次信號”!預防中風做好8件事
十幾歲的孩子確診肺癌!原來是家人的習慣害了她!
本文來自:2023-06-12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新冠重癥和癌癥之間的因果關系尚未確定》(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侯佳欣)
編輯:王? ?真
審稿:楊小明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