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我的父親是一名塔吊司機。還記得小時候,我跟著他來到施工現場,看父親開著塔吊放鉤、升降、碼放……一連串動作干脆利落,鋼筋、水泥等建材被精準地放到了指定位置,工友連連稱贊。后來長大了,我經過專業技術培訓,也成為一名在建筑工地的“云端”忙碌的塔吊司機。
盡管是同一個職業,但嚴格來說我和父親的作業內容已經大不相同。近年來,隨著我國裝配式建筑的發展進步,我吊裝的不再只限于施工原材料,更多的是裝配式預制構件,把提前制作好的樓梯、墻板等預制構件像“搭積木”一樣壘起來。從“建房子”變成“搭房子”,省去了墻體澆筑、鋼筋捆扎等多個繁瑣步驟,減少了施工的人力物力。
“搭積木”其實是個技術活。預制構件有好幾噸重,怎么精準拼好是重點也是難點。每塊構件底下都有一個“定位接口”,只要精準地插在下方的定位鋼筋上,這個“積木”就能搭得穩、搭得牢。在我身邊,不少傳統的塔吊司機通過勤奮鉆研,紛紛轉型為新型技能工匠。從過去“灰頭土臉”的建筑工人,轉身成為專注技術水平的產業工人,行業在進步,我們也在成長。
休假回家的時候,我經常跟父親“炫耀”新技術,拿出在工地上拍攝好的視頻給他看:沒有了雜亂無章的材料現場,只有整齊排列的預制構件;不再是人聲鼎沸的場景,對講機里寥寥數語的指令就能指揮動作完成,三四天就能完成一層建筑。父親不由得感嘆:“發展太快了!”
今年出臺的《“十四五”建筑業發展規劃》提出,要“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現在,建筑行業對于技術型工種需求越來越大。經過反復練習,我已經能夠熟練將預制構件拼裝得嚴絲合縫,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一技在手,我的收入也長了一大截。一路走來,我從事的工作發展迭代,我所在的城市日新月異。我也在塔吊的起放之間,看著一幢幢建筑不斷建成,成了城市拔節生長的見證者。
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產業工人正成為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我相信,只要不斷學習、持續提升,我們產業工人一定能在新時代大展作為,美好生活一定會在奮斗中實現。
(作者為中建二局裝配式項目塔吊司機,本報記者常欽采訪整理)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頭條
- 7月末各地基本完成了新增專項債券發行 比去年提前了半年時間
- 提升兩地資本市場吸引力 滬深港通交易促進兩地資本市場長期平穩健康發展
- 城市商圈是城市最核心的消費區域 也是拉動城市經濟增長的重要載體
- 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入局 第三支柱養老金融工具包內產品供給日益充足
- 完成集裝箱吞吐量70.6萬標箱 國家鐵路貨運繼續保持高位運行
- 涵蓋多種形式和種類 濟南住房保障政策體系盡可能滿足不同畢業生的居住需求
- 7月份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6.5% 環比下降0.9%
- 堅持“土地要素跟著項目走” 自然資源部進一步明晰土地利用計劃指標配置規則
- 設置4個主題區域 服貿會工程建筑專題展9月1日在北京首鋼園12號館正式開展
- 前7個月我國外貿結構持續優化 進出口實現了較快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