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記者 趙艷艷)記者從河南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獲悉,近年來,河南省安陽市以完善就業優先政策為引領,持續在拓寬就業渠道、提升就業能力、創業帶動就業、優化就業服務上加碼加力,促進全市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穩中向好。
(相關資料圖)
拓寬就業渠道有“力”度
一是穩住政策性招錄(聘)的吸引力。實施“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計劃,推行“一崗一房”,提供周轉房、公寓、家屬安置、醫療保健、交通出行、文化旅游、“一元民生”等系列配套服務,引進人才可享受最高12萬元購房補貼、2至20萬元不等的創新創業補貼和最高2000元/月的生活補助。2022年計劃引進急需緊缺人才2000人以上,截至7月底,全市事業單位招聘3936人,較2021年全年增長63%;開發基層街道(鄉鎮)公共服務就業見習崗位,推動高校畢業生參加基層就業見習200人以上。
二是進一步發揮企業吸納就業的主力。對當年新招用畢業年度或離校1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且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中小微企業,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和1000元/人的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前7個月,全市發放社會保險補貼17.11萬元、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44.4萬元。
三是充分挖掘靈活就業的潛力。實施靈活就業人員權益保障計劃,加大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社保補貼政策力度,幫扶高校畢業生多渠道靈活就業,2021屆實名登記高校畢業生中5442人實現靈活就業,占全市實名登記高校畢業生就業人數的65.8%。
提升就業能力增“強”度
強化職業技能培訓的就業轉化導向。落實“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構建“政校聯動”機制,實行聯席會議制度和院校分包責任制,加快院校評價機構備案工作。截至7月底,全市高校組織開展職業技能培訓4.47萬人次,新增技能人才3.25萬人,新增高技能人才2.97萬人。
加強就業見習支持。實施夢想啟航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開通線上線下就業見習報名求職渠道。年初以來,全市募集教育、醫療、科技、行政、人力資源等就業見習崗位3439個,發放就業見習補貼199.03萬元,認定就業見習單位151家,創新命名市級就業見習示范基地5家,并給予每個基地6萬元的一次性創建補助。
創業帶動就業高“熱”度
一是創業擔保貸款申請熱情高漲。落實創業擔保貸款全額貼息政策,進一步簡化程序、優化流程,放寬對經營場所、設備條件要求的限制,允許大學生創業項目在家經營。截至7月底,全市發放高校畢業生創業擔保貸款789萬元。
二是創業跟蹤服務形成熱潮。成立電子商務創業孵化園區,提供從注冊、入駐、視頻剪輯、直播間配置全程一站式服務,將創業培訓納入全市大中專學校學生學分管理,各級創業服務機構每年向有創業需求的高校畢業生提供創業服務2000人次以上。
優化就業服務重“精”度
精密推送服務信息。發布《安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致高校畢業生的一封信》《致招用高校畢業生企業的一封信》,向高校畢業生推介求助途徑、招聘渠道、機構目錄、政策服務清單。
精簡畢業生求職報到手續。取消高校畢業生持報到證才可辦理檔案轉遞、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在畢業生就業協議書蓋章等相關手續,做好高校畢業生離校去向登記信息查詢核驗,細致掌握登記人員就業意愿、技能水平等情況,做到摸排記錄實、就業狀態清、服務需求準。
精準開展招聘服務。將線下招聘會和線上直播帶崗相融合,吸引高校畢業生廣泛參與,實現“網上淘崗”“碼上就業”。截至7月底,全市開展校園直播帶崗6場,累計觀看量144.7萬人次;通過“安陽人力資源網”“安陽公共就業”等平臺,開展高校畢業生專場網絡招聘會8場,參會企業9529余家,提供崗位2.63萬余個,達成就業意向1.52萬余人。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頭條
- 開展新一輪先行先試改革 北京中關村加快建設世界領先的科技園區
- 新科技與新產品層出不窮 重慶工業互聯網提升制造業含“新”量和含“綠”量
- 已連續八年穩居世界第二位 中國服務貿易長期向好的發展勢頭沒有改變
- 已正式納入我國能源戰略體系 我國氫能產業發展正在進入新的歷史時期
- 有望迎來千億市場 保險公司該如何深入參與試管嬰兒等輔助生殖保險市場?
- 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 2022智博會聚焦“智慧城市”以線上方式舉行
- 屬醫療范疇且具有一定的風險和不確定因素 消費者還需謹慎選擇
- 創新模式不斷涌現 服務要素對制造業發展的貢獻持續提升
- 中國新能源裝機規模和發電量世界第一 牽頭制定標準體系有助于全球能源轉型
- 推廣實施郵輪船票管理制度 五部門推動打造一批國際一流的郵輪旅游特色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