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德國國際汽車及智慧出行博覽會日前在慕尼黑開幕。相比上一屆博覽會,今年中國參展商數量翻了一番,成為本屆展會亮點。與會人士和業界專家認為,中國車企深耕歐洲市場既能滿足當地需求,又將激發出創新火花,創造更多中歐車企共享共贏的合作新機遇。
9月5日,在德國慕尼黑,人們走入2023年德國國際汽車及智慧出行博覽會會場。新華社記者張帆攝
(相關資料圖)
攜手出海
為期6天的慕尼黑車展上,比亞迪、名爵、零跑、小鵬、阿維塔等眾多中國品牌有備而來,推出的新款電動車歐洲首秀,以及多款主打車型引發廣泛關注。
“有這么多中國品牌來到慕尼黑車展,讓參會者感到非常興奮。我們能看到中國車企是如何實現產品數字化革命的。”凱捷科技研發公司技術與創新副總裁彼得·芬特爾說,中國品牌同時也增強了慕尼黑車展的國際性。
這是9月4日在德國慕尼黑國際車展媒體預展上拍攝的比亞迪發布會現場。新華社記者張帆攝
在車展開幕前的首個媒體日上,寧德時代展出了采用磷酸鐵鋰材料并可實現大規模量產的車用電池“神行超充電池”,該產品可以幫助電動汽車實現“充電10分鐘,續航400公里”。
寧德時代電芯研發工程師高鵬飛說,這項新技術旨在提供成本更低的汽車電池,幫助電動車更快普及。歐洲車企一直對寧德時代的新技術很感興趣,非常需要中國電池企業提供有競爭力的解決方案,“我們希望這一產品可以成為行業新標準”。
德國貝吉施-格拉德巴赫應用科學大學獨立研究機構“汽車管理中心”創始人斯特凡·布拉策爾表示,本屆慕尼黑車展上中國車企讓人矚目,中國汽車行業不僅具有成本優勢,而且“在電動革命中走得更遠,并且變得越來越創新”。
采埃孚集團企業戰略與轉型高級副總裁格拉西亞娜·彼得森表示,采埃孚注意到中國汽車市場的持續增長,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不斷提高。
“這不僅僅是一個數量問題,也是一個質量問題?!彼f,中國消費者對汽車中最安全、最智能的部件和系統有著極高的標準要求和期望。采埃孚充分認識到中國汽車行業的實力和技術進步,已經做好了加強合作和共同發展的準備。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