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桂林訊(記者 唐廣生)今年桃子上市的季節,記者來到位于桂林市臨桂區廣西現代特色作物科技創新與示范基地。在其中一塊區域,喜見各種桃樹生機勃勃,果滿枝頭。相關科技人員說:“這就是我國首個桃需冷量測試標準品種園,里面種植有國內外需冷量標準桃品種25個。”
據介紹,桃樹在冬季需要一段時間的冷休眠才能正常萌芽、開花、結果,所需要冷的時間量即需冷量。由于受品種、地域、環境和氣候條件等因素影響,目前學術界一直無法達成統一的桃需冷量統計方法和模式。因此,如何找到桃樹需冷量最簡便高效的測試方法,成為桃樹界專家研究的難題之一。
從2010年開始,廣西特色作物研究院桃科研團隊與國家現代農業桃產業技術體系專家歷時3年,對我國各省區進行實地考察后,選定在桂林市周邊建立一個桃樹需冷量測試標準園。
廣西特色作物研究院院長郭小強介紹說,該院將這一項目建設列入全院工作重點,并配備了充足的人員、經費,于2016年在該院科技創新與示范基地建成了全國首個桃需冷量測試標準品種園,并成功探索出適合我國桃需冷量測試方法。
近年來,該園已先后為北京、江蘇、上海等全國各科研院校提供了60余個桃新品種需冷量測試服務,為我國桃區域規劃提供了重要參考指標,也為北方設施桃栽培及亞熱帶地區桃產業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國家現代農業桃產業技術體系要求,所有在南方推廣的桃品種必須在該園測試后才能推廣。至此,廣西已掌握了桃品種需冷量測試話語權。
8月18日,國家現代農業桃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姜全研究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該標準園的建立可為我國甚至世界桃需冷量研究提供服務,是我國需冷量研究領域的重大創新,對我國北方設施桃及南方地區桃產業發展貢獻突出。”
統計數字顯示,截至2021年,廣西桃栽培面積達33.11萬畝,總產量29.42萬噸,總產值達10.3億元。其中,百色市、崇左市高海拔地區已成為廣西優勢特早熟桃產區,填補了我國北回歸線以南地區不能商業種植桃的空白。
報紙版面截圖。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頭條
- 已正式納入我國能源戰略體系 我國氫能產業發展正在進入新的歷史時期
- 有望迎來千億市場 保險公司該如何深入參與試管嬰兒等輔助生殖保險市場?
- 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 2022智博會聚焦“智慧城市”以線上方式舉行
- 屬醫療范疇且具有一定的風險和不確定因素 消費者還需謹慎選擇
- 創新模式不斷涌現 服務要素對制造業發展的貢獻持續提升
- 中國新能源裝機規模和發電量世界第一 牽頭制定標準體系有助于全球能源轉型
- 推廣實施郵輪船票管理制度 五部門推動打造一批國際一流的郵輪旅游特色目的地
- 貨值累計近3000億美元 中歐班列已成為國際經貿合作的重要橋梁
- 給盲盒經營活動立規矩會有利于引導盲盒行業規范發展嗎?
- 獲利模式較為直接 不少創業者選擇將開奶茶店作為自己的“第一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