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交替,萬物競長
【資料圖】
清明節臨近
這既是人們踏青、郊游、祭祖掃墓時節
也是野菜等植物中毒的高發季節
廣西疾控中心提醒各位:
不要采食不認識的、不安全的、
不適合自己身體特點的野菜類植物
慎防因進食野菜等植物中毒!
引起中毒的常見野菜等植物種類
蕨菜、商陸、菊三七、毒芹、馬桑果、斷腸草、藜蘆、黃獨果根、鮮黃花菜、化兒草等。
常見野菜等植物中毒癥狀及致病特點
發病與否、癥狀輕重與進食量和品種密切相關。如一次大量(如15-75克以上,有個體差異)食用有毒野菜等植物,可在30分鐘左右出現不同程度的頭暈、頭痛、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重者可有口唇發麻、四肢無力、血尿、黃疸、呼吸困難、循環衰竭、抽搐、驚厥、意識障礙等,甚至危及生命。
應急處置措施
停食、催吐、送醫院。
出現不適癥狀時要馬上停食、催吐,并緊急送醫院救治。
催吐時可用手指、雞毛或其它代用品碰觸中毒者咽部,也可用筷子、勺柄等物壓迫其舌根部催吐,直至毒物全部吐出為止。對癥狀嚴重者要馬上送醫院或打120緊急救治。
防控措施
1.不采摘、不購買、不進食不熟悉、不安全的野菜等植物。
不要在公路旁、水溝邊、化工廠、垃圾場周圍及剛噴灑過農藥的農田附近等區域采摘野菜。
不購買不認識的野菜。
食用野菜前,最好先了解不同野菜的性味及藥用價值,不要隨意品嘗不熟悉的野菜,有肝、心腦血管疾病、胃病等病史人員更要慎食或不食野菜。
2.科學加工,控制食量。
盡量不生食野菜。
科學加工野菜,部分野菜要經水焯或浸泡足夠時間去除天然毒素后烹飪才能進食。
食用前最好拍照留存野菜等植物照片。食用時要控制食量,不要一次大量進食野菜等植物。
3.加強學習,保障健康。
加強食用野菜等植物知識學習,關注輿情報道,正確識別安全的野菜,選食適合自己身體特點的、有安全保障的野菜。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 作為新型零售業態之一 即時零售近年來正成為撬動消費增長不可忽視的新動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體驗性 農業旅游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家樂
- 脫發年輕化帶來了市場擴增 各大廠商通過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訴數量呈上升趨勢 預制菜是花高價吃料理包嗎?
- 在國民支出中占比將達46% 服務型消費快速地迭代發展持續煥發生命力
- 成了資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業都在積極跨界布局咖啡賽道
- 新增超千家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國慶期間預制菜整體銷量較去年大為增加
- 值得借鑒和共享 上海、重慶出境游業務有助于國內旅游業進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經濟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費有了新特色和新亮點
- 前八月虧數千萬九月扭虧為盈 車市的“金九銀十”要來了嗎?